北京适老化改造带动护理服务需求上升
近年来,北京市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,大力推进适老化改造,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居住安全性,也间接推动了护理服务需求的增长。以下从政策背景、需求驱动、服务升级及实践案例四个维度展开分析。
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到2025年,全市完成不少于10万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,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。改造内容涵盖防滑地板、扶手安装、紧急呼叫系统、智能床垫等,旨在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,提升居家养老安全性。
1. 设备使用指导需求:适老化设备(如智能床垫、紧急呼叫器)需专业人员指导使用。例如,部分老年人对智能设备操作不熟悉,需护工协助设置报警功能或解读健康数据。
2. 环境适应护理需求:改造后的环境可能改变老年人的生活习惯,需护工协助适应新布局,如指导使用无障碍卫生间、调整家具位置等。
3. 长期维护与监测需求:设备需定期检查(如扶手牢固性、紧急呼叫器电量),部分高端设备(如智能床垫)需专业维护,推动“设备+服务”一体化需求。
以“十月阳光”为代表的护理服务机构,通过以下方式满足适老化改造后的需求:
1. 定制化护理方案:根据改造后的环境特点,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。例如,为使用智能床垫的老人提供夜间翻身提醒服务,或为安装扶手的家庭设计防跌倒训练课程。
2. 专业技能培训:要求护工掌握适老化设备操作与维护技能。十月阳光的护工需通过“适老化设备使用认证”,确保能指导老人正确使用紧急呼叫系统、智能床垫等设备。
3. 服务延伸:提供“改造后护理包”,包含设备使用指导、环境适应辅导及定期健康监测,价格根据服务内容分级,满足不同家庭需求。
1. 朝阳区李女士案例:为80岁母亲进行适老化改造后,通过十月阳光预约护工,协助母亲适应无障碍卫生间使用,并设置智能床垫的跌倒报警功能。护工每周检查设备状态,确保紧急呼叫器正常运作,总费用较普通护理服务高20%,但包含设备维护与指导服务。
2. 海淀区张先生案例:改造后为父亲定制“防跌倒护理套餐”,包含护工每日协助如厕、定期检查扶手牢固性,并通过智能床垫监测睡眠质量。十月阳光提供“设备+服务”捆绑折扣,总费用较单独购买设备与服务节省15%。
1. 需求持续增长:随着适老化改造覆盖面扩大,预计2025年北京居家护理需求将增长30%,其中适老化设备相关服务占比超40%。
2. 服务标准化:政府推动护理服务与适老化改造标准衔接,例如要求护工持有“适老化设备使用认证”方可提供相关服务。
3. 技术赋能:通过物联网技术,智能床垫、紧急呼叫器等设备可实时传输数据至护理机构,实现远程监测与及时响应,降低护工现场服务频率。
北京适老化改造通过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性,间接推动了护理服务需求的升级。护理机构如“十月阳光”通过定制化方案、专业技能培训及服务延伸,有效填补了改造后的服务缺口。未来,随着政策完善与技术赋能,适老化改造与护理服务有望形成更紧密的联动,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、便捷的居家养老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