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洗手规范:
· 必须掌握“七步洗手法”(内、外、夹、弓、大、立、腕),每次洗手不少于15秒,使用洗手液。
· 关键场景:接触宝宝前、更换尿布后、准备食物前、接触宝宝物品后必须洗手。
· 考察方法:观察育儿嫂进门后是否立即洗手,或让其演示洗手步骤。
2、手套使用:
处理宝宝排泄物或清洁时需戴一次性手套,操作后立即脱手套并洗手。
1、清洁频率:
· 塑料/橡胶玩具:每月用专用消毒液浸泡半小时,清水冲洗后晾晒。
· 毛绒玩具:小型可机洗,大型需拆洗填充物后暴晒。
· 电子玩具:用酒精棉片擦拭缝隙,避免水泡。
2、存放规范:
· 玩具需放置在固定区域(如玩具柜),避免与厨房、卫生间接触。
· 考察方法:检查玩具是否有霉斑、异味,或让其说明清洁流程。
1、分餐制:
· 为育儿嫂准备独立碗筷,避免与宝宝餐具混用。
· 辅食制作需生熟分开,刀具、砧板专用。
2、喂奶细节:
· 冲泡奶粉前洗手,奶瓶消毒后自然晾干,避免用毛巾擦拭。
· 剩余奶液超过1小时需丢弃,不可重复加热。
1、重点区域:
· 婴儿床、桌椅、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,疫情期间加强至每2小时一次。
· 宝宝衣物单独清洗,使用婴儿专用洗衣液,避免与成人衣物混洗。
2、通风要求:
· 每日开窗通风2-3次,每次15-30分钟,保持空气流通。
1、尿布更换:
· 及时更换尿布,避免红屁股。清洗后用棉柔巾轻拍干燥,涂抹护臀膏。
· 女宝宝清洗方向:从前向后擦拭,避免感染。
2、异常处理:
· 红屁股时使用氧化锌软膏或茶油,严重时就医。
1、着装要求:
· 进门后立即换家居服,备2-3套换洗衣物,避免外出衣物接触宝宝。
2、健康管理:
· 提供近期体检报告(含幽门螺旋杆菌检测),无传染性疾病。
· 自备洗漱用品,不与宝宝用品混用。
1、突击检查:
· 随机观察洗手频率、玩具清洁状态、分餐执行情况。
2、提问测试:
· 询问七步洗手法步骤、玩具消毒频率、红屁股处理方法。
3、实操考核:
· 让育儿嫂现场演示换尿布、洗澡、辅食制作流程,关注细节规范性。
1、排斥摄像头:可能隐瞒操作不规范或健康问题。
2、家境过于困难:可能因经济压力影响工作专注度。
3、年龄偏好:优先选择90后育儿嫂,学习能力强且接受新规范更快。
通过以上细节考察,可有效筛选出卫生习惯达标的育儿嫂,为宝宝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