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,育婴师在宝宝大动作发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,其服务内容和方法对宝宝成长意义重大。
大动作发育是宝宝成长的关键,贯穿于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阶段。从身体发育角度看,大运动对锻炼肌肉力量至关重要。比如宝宝抬头时,颈部肌肉不断发力,能有效锻炼颈部肌肉,为后续的翻身、坐立等动作打下坚实基础。随着宝宝成长,爬行、站立、行走等大运动,调动了全身的肌肉群。爬行时,上肢要支撑身体重量,下肢要协调配合推动身体前进,这使得四肢肌肉得到充分锻炼。而站立和行走,则着重锻炼了腿部和脚部的肌肉力量,帮助宝宝逐渐掌握身体的平衡和控制能力,为日后的跑、跳等更复杂的运动做好准备。
大运动与大脑发育之间存在着奇妙的关联。当宝宝进行大运动时,全身各个部位的感觉神经细胞会将大量信息传递到大脑,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连接和发育。比如宝宝在学习翻身的过程中,身体的扭转、位置的变化,都会让大脑接收到不同的感觉信号,从而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展。有研究表明,经常进行大运动训练的宝宝,在认知能力、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往往更为出色。因为大运动让宝宝有了更多探索世界的机会,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,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也更加深入,这无疑为大脑发育提供了丰富的“养分”。
大运动还能促进宝宝社交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。当宝宝学会爬行后,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周围环境,与其他小朋友互动交流的机会也增多了。在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过程中,宝宝们学会了分享玩具、互相模仿动作,这有助于他们社交能力的提升。而且,每当宝宝成功掌握一个新的大运动技能,如第一次独立站立、迈出第一步,他们脸上都会洋溢着自豪的笑容,这种成就感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,让他们更加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。
育婴师会根据宝宝不同月龄的特点,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宝宝进行大动作训练。在宝宝0 - 3月龄,是大运动发展的萌芽期,抬头是关键动作。满月之后,育婴师就会开始让宝宝进行俯卧抬头训练。选择宝宝清醒、心情愉悦的时候,将宝宝放在铺有柔软爬行垫的平坦地面上,让宝宝俯卧,双臂屈于胸前方。育婴师会拿出一个色彩鲜艳、带有声响的玩具,在宝宝的正前方轻轻晃动,同时发出温柔的呼唤声,吸引宝宝抬头。刚开始,宝宝可能只能短暂地抬起头,几秒钟后就会累得趴下,但随着训练次数增多,宝宝抬头的时间会逐渐延长,角度也会越来越大。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,从最初的30秒开始,根据宝宝的状态,逐渐增加到1 - 2分钟,每天训练2 - 3次即可。当宝宝满2个月后,除了俯卧抬头训练,育婴师还会加入竖抱抬头训练。育婴师一手托住宝宝的颈部和背部,另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和腰部,将宝宝竖着抱起来,让宝宝的头部靠在自己的肩膀上,然后缓慢地转动身体,让宝宝观察周围的环境,同时轻声说话。竖抱时一定要托稳宝宝的头部和颈部,避免宝宝的头部晃动幅度过大,造成颈部损伤。
当宝宝顺利度过抬头阶段,4 - 6月龄时,就迎来了翻身这项重要大运动的学习时期。从仰卧到俯卧的翻身训练,育婴师通常会先让宝宝仰卧在安全、平坦且柔软的爬行垫上,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,在宝宝身体一侧轻轻晃动,同时用温柔而充满鼓励的语气说话,吸引宝宝的注意力。宝宝会不自觉地将头转向玩具一侧,育婴师抓住时机,轻轻推一下宝宝的肩膀和臀部,帮助宝宝完成从仰卧到侧卧,再到俯卧的翻身动作。一开始,宝宝可能需要育婴师较多的辅助才能完成,但随着训练次数增加,宝宝逐渐掌握了发力技巧,就能自己努力翻身了。每次训练可以进行5 - 8组,每组之间让宝宝适当休息,避免宝宝过度疲劳。从俯卧到仰卧的翻身训练同样有技巧,当宝宝俯卧时,育婴师会把玩具放在宝宝头的另一侧,引导宝宝将头转向玩具方向,接着轻轻抬起宝宝靠近玩具一侧的手臂,辅助宝宝将身体重心转移,从而顺利从俯卧翻到仰卧。在这个过程中,育婴师还会不断给予宝宝语言鼓励。除了专门的翻身训练,育婴师还会利用闲暇时间,让宝宝多进行趴卧训练,趴卧能进一步锻炼宝宝的颈部、肩部和上肢肌肉力量,为翻身提供更好的支撑。将宝宝放在舒适的趴卧枕上,育婴师会在宝宝面前放置一些有趣的玩具,吸引宝宝抬头、转头,探索周围环境。每次趴卧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开始,逐渐延长,但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,一旦宝宝表现出不耐烦或哭闹,就及时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