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

    北京营养师推荐:失能老人饮食这样搭配

    十月阳光家政公司发布 阅读量 68次      2025-07-24 08:35:43

    张爷爷躺在养老院的病床上,床头柜摆着未动几口的米粥。女儿张薇握着父亲枯瘦的手,看着护理记录上"体重持续下降"的标注,眼眶又红了。这是父亲脑梗后的第三个月,吞咽困难和食欲减退让原本健硕的老人瘦得只剩皮包骨。

    转折发生在十月阳光营养师林夏到来的那个下午。她没有直接开食谱,而是蹲在床边观察老人咀嚼动作,用棉签蘸取不同浓度的流食测试吞咽反应。当发现老人对温热食物反应更积极时,林夏立刻调整方案:将早晨的冷牛奶换成现熬的南瓜小米糊,午餐的碎肉粥改为用破壁机打制的鲫鱼豆腐羹,晚餐则增加含有益生元的苹果山药泥。

    更让张薇惊讶的是情感化设计。林夏教她在米糊里撒上父亲最爱的芝麻糖粉,把蔬菜泥做成小笼包形状,甚至根据老人年轻时当厨师的经历,每周安排一次"怀旧菜单日"——用无糖藕粉模拟他当年掌勺的西湖牛肉羹。三个月后,张爷爷的体重回升了四斤,护理记录上多出"主动要求加餐"的备注。

    如今张薇手机里存着林夏手写的饮食日记,扉页写着:"失能不是失味,营养师要守护的不仅是热量,更是老人与记忆最后的连接。"每次翻看,她总会想起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:阳光透过病房百叶窗,在林夏的白大褂上画出一道道金色琴弦。

培训或月嫂/育儿嫂/保姆/催乳服务请留言